角色错位,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内耗!

一个家庭排在第一位的,是丈夫和妻子的关系,第二位的是和孩子的关系,第三位才是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更远的是和朋友,兄妹的关系。

——海灵格


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说了一句特别扎心的话:被父母“逼”着长大,让我活成了半个父母。


这个网友“控诉”了自己的母亲:我的妈妈是一个对我要求特别高的人。我必须要会做家务,要懂事,成绩要好,还得必须要多关心她,照顾她的感受。


她喜欢舞蹈,就将我拉去舞蹈班去训练,跳得不好,她就说“你对得起我嘛?”


有一次,她打麻将输了钱,回家看见我盯着电视哈哈大笑,劈头盖脸地吼道:饭做好了吗?还有时间看电视?


当时,我刚好把饭端上桌,刚刚缓过劲,特别委屈,结果她又骂道:我辛辛苦苦地挣钱,都不知道关心我,你还委屈?


那时特别难过,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她剥夺了我的童年。


看到网友的这段经历,真的很心疼她。这完完全全就是一种:女儿在替妈妈长大的状态。


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词:亲职化。


这是指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发生颠倒,父母放弃了他们身为父母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并将这种责任转移到孩子身上。


如今,很多父母总是将自己与孩子的责任颠倒,让错乱的亲子关系将孩子变得特别“疲劳”。而一个家庭最大的内耗,就是家庭关系错位。


01

父母无形中成了

孩子的“索取者”


在《老师请回答》中,有一位非常窒息的妈妈。她为了实现自己的舞蹈梦,一心想将女儿培养成舞蹈家。她为了女儿开舞蹈班,并让爸爸辞职陪女儿到北京学才艺。从小到大,女儿一直被逼着学跳舞。


在节目中,当主持人问女儿“梦想是什么”时,女儿说:相夫教子。



这样的场景真的很扎心。很多父母无形中在向孩子“索要”自己的愿望,总是把自己的遗憾、理想强加于孩子身上。


在这部分父母身上:


我们看到了他注满能量的爱与关注,也看到一他们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折断孩子翅膀的样子。


无知的父母以为自己是在用心呵护孩子,但其实是一种控制——让孩子成为我们想的那样。


所以,这样的父母更像一位“索取者”,只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胜负欲,拼命地让孩子去加码。


而孩子呢?一方面,无法拒绝父母的索取,被迫去承担。这一部分的孩子,被父母的权威控制,更没有反抗的权利,只能做一个实现父母理想的“躯壳”。


另一方面,被父母绑架的“内疚感”,让他们学会讨好。


有一部分父母,会给孩子一条隐形的控制线,叫做“内疚”。父母用爱的名义绑架子女,如果孩子不遵从父母的意愿,就会对孩子灌输消极的道德评价(不爱父母、不孝顺、没良心)。


而孩子会陷于自我攻击的痛苦中,继而为了获取父母的爱,而去讨好父母。



02

孩子被迫成为

家庭关系的“纽带”


电影《继续活下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因为一段车祸新闻,父母相继对他说:爸爸/妈妈出车祸死了,我活了下来。接着想象着父母对彼此的无视。


爸爸带他出去玩,完全无视一旁的妈妈;妈妈做晚饭,只做两个人的菜,完全看不到在对面的爸爸。还有两人吵架让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最终小男孩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晕倒了。


后来,妈妈带他去看了医生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他臆想出来的父母不和的场景压力造成的。


原来,小男孩的父母经常吵架,并且每次都要把他夹在中间当传声筒,要求他把彼此之间最难听的话传递给对方。


甚至还经常逼着他站队,让他在父母之间选择一个人一起生活。


小男孩在痛苦的家庭氛围里,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部电影就像很多家庭的缩影,父母的矛盾总会升级到家庭里。


特别是许多父母吵完架以后,都会不自觉地“拉拢”孩子一起来攻击、“诋毁”自己的另一半,导致“夹”在其中的孩子真的是苦不堪言。


因为,当孩子被迫成为家庭关系的纽带时,孩子会被父母彻底忽视。而孩子会因为想要获得关注,而去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父亲冷漠,孩子要去讨好去完善家庭关系;

母亲情绪不稳定,孩子成为负能量的承接者。


有心理学专家认为:父母总是因为矛盾而逼孩子站队,会让孩子在不被关注的感情里产生扭曲和分裂感,对未来的性格造成很大的影响。


被迫被迫“卷入战争”的孩子,内心会因为缺少关注和爱而造成情感失衡。敏感、讨好、察言观色,会成为孩子的“标配”。

03
角色错位后的孩子
最终难逃“三种宿命”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过:你或许有自己一套标准,也很珍惜自己做主的生活方式,所以我真为你感到遗憾,因为你一旦变成一个妈妈,从此就要适应孩子,而不是相反。


很多父母却与之相反,总是让孩子来适应父母。就是这样的角色错位,在不知不觉中带给孩子这三种“宿命”。


1、敏感自卑


研究表明:童年期遭遇“暴力事件”较容易引发心理创伤,且它们具有“抗干预,消退慢”的特点,可能会让孩子一生都带着心理创伤生活。


比如:父母感情不和,让孩子被迫去调解的时候,孩子内心的恐惧会被放大无限倍。而这样的情感消退期直到孩子成年也未能全部消失。所以,孩子的内心会变得特别敏感。


尤其是当父母哪一方情绪不好时,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成年人之间意见不一致,或者争吵都是“危险”的;他们所有的矛盾,是因为“我不够好”。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倾向于用无原则的讨好、退让或者干脆封闭自我来应对


2、性格懦弱,人格分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研究,发现超过40%的孩子,在不恰当的家庭关系里变成“弱者性格”


这是因为在角色错乱的情况下,孩子总是活在控制、谩骂、否定中,孩子承受着不被关爱、没有依靠的弱者心理。


以至于他们将“必须顺从”当成了一种行为模式,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很容易养成顺从、懦弱的性格,当企图反抗父母时则可能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3、抑郁压抑、出现心理问题


在《脱口秀大会》中,东北女孩李雪琴在节目中自曝“我妈是我带大的”。


父母离异后,妈妈经常情绪不稳定,年幼的她,不得不承担起安抚母亲情绪的重任。比如刚做完作业,她想看会电视,就被妈妈劈头盖脸一顿骂。考试没考好,她还没崩溃,妈妈先崩溃了。


于是,她得忍着先哄好她妈,照顾她的情绪。


李雪琴说:心情再不好,也只敢在外面哭完了才回家。


被迫给母亲“当妈”的她,过早地变“懂事”了。


上北大时,过度压抑的她患上了抑郁症,几度想自杀。


这样的错乱角色,导致孩子要去照顾父母,而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无疑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身上。


一个孩子最健康的状态,必须要由爱和关注组成,如果孩子没在父母身上得到这些,很容易让自己走向极端的人格。


一旦家庭角色错位,那些不尽责、不肯长大的父母,像是有毒的农药,把孩子一夜催熟,逼迫他们早早地“长大成人”。


这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04

健康的家庭关系,

父母不能缺少这两种“责任”


儿童心理学指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被爱、安全感、秩序感、成就感四大心理需求。


当父母将这四种营养都给足了以后,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而要建立这几种“营养”靠的不仅是父母的共生关系,还要有一定的安全感和边界感,让他既能被爱,也能健康长大。


1)父母关系和睦,让孩子看见爱


美国《商业内幕》杂志曾发表文章称:研究人员在综合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众多名校提供的大量统计数据后,总结出了成功孩子的父母所拥有的若干共同特征。


其中有一条便是:那些孩子大多来自氛围愉悦融洽的家庭,父母之间非常恩爱。


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会爱与责任,就要在孩子面前处理好夫妻关系。做父母最起码的底线,就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情绪失控,互相指责谩骂,甚至拳脚相对。


如果夫妻实在是避免不了矛盾,也要学会“私下处理”,给彼此冷静下来的空间,情绪平复后再继续解决问题。


在孩子面前,保持爱的氛围家庭才会过得更幸福。


2)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去尊重:


《陪孩子终身成长》中,樊登老师说:当孩子被当作一个成年人时,他的自尊水平才能提高,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喜欢的东西、自己的理念是不一样的,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尊重他。


不要因为:“孩子做不来”,就对孩子“指手画脚”;“孩子太小”,就去控制他。


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有序的成长,陪伴—关注—尊重—支持。


陪伴时,父母不要缺席,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氛围;关注他的需求,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去破坏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成长,让他去做他自己,而不是被迫“做父母”;支持孩子的想法,只要不破坏原则,请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只有处理好了亲子关系序位位,才能减少家庭内耗。


05
有心理学家针对于“家庭关系虚位”,给出了正确的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是丈夫和妻子的关系,第二位的是和孩子的关系,第三位的是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更远的是和朋友,兄妹的关系......


当一个家庭,是这样的排序的时候,就会有相对健康、幸福的关系。


夫妻之间的矛盾,父母要学会“避开”孩子,为孩子创造有爱的氛围;亲子之间只有边界清晰,氛围轻松,家庭才能越来越融洽,孩子才能越活越自信。


我们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父母摒弃“指挥”的心态,才能让家庭过得轻松愉悦。


相信每位父母都想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那就做到:思想明智、懂得克制自己、给予尊重、适时退出。


上一篇:爱你,是一辈子的事
下一篇:防晒霜or隔离霜,傻傻分不清?用错还不如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