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爱吃饭,就“针四缝”,还有2个大招,真的胃口大开了
俗话说:“儿吃一口,娘喜心头。”可是现在却是只有儿女吃饱吃够,娘才会喜上心头!夏季来了,潮湿闷热,而我们的脾乃喜燥恶湿,湿易困脾,因此盛夏之时,常常会出现脾胃失调!只有胃气下降,脾气上升,脾胃调和功能正常,才会有好胃口。在这儿呢,我给大家推荐3大方法:
一、小儿推拿五大手法 1、揉板门5分钟以上
板门位置在拇指下,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用拇指按揉该穴。根据年龄一次5分钟。
2、清补脾5分钟以上
小儿推拿健脾大穴。特别是夏天祛湿效果棒棒哒,家长每天都可以推一推,也是保健大穴!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气血不足,腹胀湿重,咳嗽痰多等都可以推。她在拇指的一侧,建议拇指指根到指尖来回推,频率为每分钟推拿200次左右。
3、推四横纹5分钟以上
用拇指来回推掌指关节横纹处,有行气散结,消食导滞,止咳化痰,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症都可用,主要调理伤食、厌食及口疮、扁桃体炎等症。对小孩各种腹胀,掐揉四横纹的效果也不错!
4、揉中院和天枢,通调肠腑瘀堵,理气和中
中脘主要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推中脘能降逆止呕,常用于治疗胃气上逆、嗳气呕恶等症。
天枢穴与胃经及大肠经关系密切,使胃经及大肠经更加活跃,促进胃经内气血循行, 帮助气血由胃经源源不断地输送向大肠经。
5、捏脊7~9遍
这个手法凡是体质弱的,爱生病的都要常常捏!对小儿厌食效果也很显著。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推动,不离肌肤,要做到随捏、随提、随放、随向前推进。妈妈奶奶多练习几遍就会无师自通。
二、针刺经外奇穴:四缝穴
让孩子吃饭的方法很多,但针刺“四缝”穴调理厌食、疳积这一古老的针法,妈妈却很少知道的。这种方法在民间流传至今,效果显著。我们在临床上会常用到这种方法,疗效往往事半功倍。小孩但凡鼻梁中有青筋明显者,甚至对咳嗽,尿床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有一位妈妈聊起了她儿时的经历:
“我妈说我四五个月大的时候,肝结严重造成肝腹水,肚子涨的好大,生怕一碰就爆了,那时候医疗条件有限,医院都不收我。后来有个老奶奶看见我这样,让我妈去某某村找一个老头,90多了也不知道在不在了,是个中医看这种病很在行。后来我妈找去了,老中医还健在,在我这几个指缝里扎几针,说我在迟几天就没得救了,后来又被扎了几回就慢慢的好了。我妈给老医生200块钱,老医生没要,让我妈拿这个钱给我买点营养补补,后来我妈给老医生送去一篮子自家养的土鸡蛋和两袋白糖。第二年,老中医就去世了,我妈一直说我这命是捡来的,中医真的很神奇的。”
这个就是让孩子怕怕的,让妈妈疼并快乐的“针四缝”。
“针四缝”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应于成人。
如果感兴趣,可参考针四缝视频:孩子不爱吃饭,狠心针刺“四缝”,就能胃口大开!
“针四缝”需谨慎,尽管很简单,但特别需要专业操作!有一位妈妈说的:针准备好了,酒精消毒了,比划了半天还下不去手...…咬了咬牙,一针下去,睁眼一看还没流血…...算了放弃了吧~~
三、民间食疗验方
鸡内金,就是鸡肚里面那层黄色的膜,洗净晾干,然后焙干磨成粉。用开水冲服空腹喝,每天至少一次,喝三到五天。可以过段时间喝几次,纯天然哒。大人也可以装到胶囊壳里吞服。
你还在为宝宝不吃饭或者消化不好发愁吗,家里备点儿鸡内金,就怕宝宝吃不饱,再也不愁如何想方设法哄他吃饭啦。
最后,提醒一点:如果孩子开了胃口,特忌大吃大喝,饱餐一顿!防止导致积食!因为脾虚的症状还没有完全改善,需要密切观察,循序渐进进食。
特别提醒:作为家长,对病症比较严重的急性病症,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切不可一味依赖小儿推拿。我们在临床带教中总结了大量好的经验和做法,更多关于小儿养护的小儿推拿方法,可关注爱婴堂“小儿推拿殿堂”,张家纲专心专注小儿推拿技法传承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