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刻不容缓,为儿童用药立法!
长期以来,儿童用药安全问题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由于儿童自身特殊的生理特点,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能力等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加之自身免疫力较低、身体各方面发育不健全,儿童用药不当会对其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目前,困扰儿童用药安全的两大障碍为无“药”可用和家长因知识匮乏而导致的用药不规范,这两大顽疾已成为儿童用药安全的拦路虎。因此我们认为,解决儿童安全用药问题应从加强儿童专用药的研制和科学用药两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我想对妈妈说 我的世界很安静 没有一点点声音
而对着镜头,努力在用手语“说话”的是五岁的聋儿小浠诺。她原本是一个健康的孩子,直到3年前的一次用药意外,使小浠诺失去了听力。
然而,浠诺的故事不是个案。
因用药不当,中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陷入无声世界,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受损伤的更是难以计数。
另外,每年约7000名儿童死于用药不当,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在每年死于不良用药的人群中,儿童占1/3。
近些年,关于儿童用药成为热议的话题。今年的两会上,也有多位代表就儿童用药建言献策。
据统计,2016年我国0~14岁儿童数量占总人口的16.6%,患病儿童占总患病人数的20%。而儿童药品种类仅占药物总量不足10%,化学药品制剂专用儿童使用的不足2%,儿童专用药匮乏。
代表呼吁:为儿童用药立法
二胎政策放开后,每年预计新出生人口约为2000万。而国内儿童药品短缺、研发动力不足问题,使得儿童用药问题突出。
新出台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与2009版目录相比,《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调入药品也重点考虑儿童用药,新增了91个儿童药品品种,药品目录中明确适用于儿童的药品或剂型达到540个,部分缓解了我国儿童用药种类、剂型缺乏的问题,但大量的患儿在使用未注明儿童用法用量、未进行过系统性儿科临床研究的成人药。
由于缺少专门的儿童用药,绝大多数患儿只能按照一定比例服用成人药,而成人相应比例的用量却又很难拿捏,用成人药品、剂量靠猜、药片靠掰,是国内儿童用药的真实写照。
解决儿童专用药品短缺,实现用药规范管理,保障用药安全,乃至对受药物伤害的少儿提供及时干预和救济等,需要通过国家立法加以规制和保障。
儿童药物和儿科医生短缺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北京市一周就报告了5000多例流感。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弱,不少孩子都“中了招”,不但反复发烧,有的还持续高烧3到5天,这让很多家长都万分焦急,各大医院的儿科也是人满为患。与此同时,朋友圈里也开始盛传一则手写的非官方“儿童用药宝典”,得到不少家长的追捧,被很多人视作自诊用药标准。对此,有专业人士指出,这份“宝典”并不完全科学,儿科疾病千变万化,因此用药并没有“宝典”一说,更不能随意给孩子使用成人药物。
但现实是,很多家长即便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还是绕不开儿童专门用药缺乏的问题,依旧是开回家一堆成人用药。
“儿童专门用药缺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利益可图,厂家都不愿意生产,很多临床很好用的儿童用药因为物美价廉,厂家不赚钱,慢慢地就都没有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北京某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告诉记者,过去儿科有很多口服的儿童小药,还有一些自制的治疗儿童消化方面的粉状药,都是又便宜又能解决问题,但现在都逐渐没有了。
“作为儿科医生,我们现在也很为难,药品本来就缺乏,既要考虑用药的安全,还要考虑病人看病的成本。很多花了钱却没有得到理想治疗效果的家长最后都会把怨气撒在医院和医生身上,这就产生了其他方面的激烈矛盾。”这位医生颇显无奈。“如果不解决这个深层次的利益问题,儿童用药短缺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国家应当加大投入,专门建立或者扶持一些具有公益性的药品生产企业,专门生产临床需要的儿童专门用药,采取补贴等方式,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鼓励药企儿童药研发
儿童用药问题除了需要立法解决外,还需要更多的生产企业参与其中。尽管近年来针对儿童用药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真正从事儿童药的企业并不多。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药品生产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企业仅占0.1%。在药品临床试验注册项目中,国产药品注册信息达到16万多条,其中儿童药品仅有2000多条。
近日举行的中国儿童用药安全大会上,专家们指出三大原因导致儿童用药短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我国针对儿童药品的立法不足。我国没有专门的针对儿童药品的法律。
第二,儿童药品的研发成本接近成人药的两倍,而且研发风险大、价格难以补偿,因此相关机构和企业对儿童药品研发积极性不高。
第三,临床试验难度较大,绝大多数父母不愿意将孩子作为临床受试者。
从2013年以来,儿童用药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措施,但从产业角度,国家政策带来的推动很多还没有落到实处。
儿童药在研发过程当中国家的认可,在支持保障上有很多不足,这个不足在于儿童药研发当中的资金补偿,儿童药研发成功上市之后准入扶持,以及价格支持,这些如果不到位,儿童药研发还是在漫长的路上。
中国儿童用药安全大会上专家和业内人士呼吁,成立全国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立形成儿童药品研发生产的激励机制等。
儿童灸集合热疗,灸疗,药疗三效合一的产品,爱健康从“艾”自己开始!古人长说家有半年艾,郎中不用来,所以自古就有艾灸治百病的流传!今天让我们把“艾带回家”,让宝宝们都健康成长!
來一波小可愛~~~
护肠胃,促消化,增免疫,抗过敏,衡欣益生菌益生菌,只为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