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灸提示:感冒到了这个程度,宝宝才需要吃药
国家卫计委发布信息称,全国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我国南北方均已进入流感冬季高峰季节,流感样病例比例高于过去 3 年同期水平。
流感高峰期,病毒性感冒频发,10 个孩子 9 个都在咳嗽流鼻涕。
其实,小孩子感冒、咳嗽、流鼻涕很正常,一般情况下用一些物理方式就能好转。
如果出现持续时间过长、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影响睡觉、出现喘息等情况,就需要及时接受治疗,服用药物。
感冒到了这个程度,就要必须吃药了
1. 流清鼻涕超过两周
孩子感冒后,流清鼻涕 1~2 周属于正常情况。
如果超过 2 周,需要找耳鼻喉科的医生评估:孩子是否属于过敏体质,是否伴随过敏性鼻炎的并发症。
如果孩子是流黄色的浓鼻涕,且超过 10 天,也要找医生重新评估,看看有没有细菌性鼻窦炎的可能。
在医生确认后症状后,根据病情再给孩子用药。
2. 咳嗽,出现喘息、憋闷等情况
先给各位爸妈吃个定心丸,大多数咳嗽都会自己好起来,但出现以下 3 种情况就需要及时去医院了:
咳嗽频率增高,咳嗽时候表情痛苦,精神状态不佳,呼吸频率增快,出现喘息,憋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伴随发烧:持续 3 天不能自主退烧,或一开始不发烧而后发烧;
咳嗽已经两周,并且也不是每天咳一两声那么简单。
3. 发烧,腋温超过 38.5℃
如果孩子只是稍微有点儿发烧,就没必要吃退烧药,只有腋温超过 38.5℃,才考虑使用。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比如身上没什么劲儿、不乐意说话、不像平常那样蹦蹦跳跳,即便没超过 38.5℃,也得考虑做进一步检查。
发烧药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其他退烧药都避免使用。另外,针对不同月龄的孩子,用量也不同。
吃药后,孩子 3 天内没退烧,就要去医院了。要是 3 天内出现了你拿不准的情况,也得赶紧去医院。
孩子感冒,在家应对的好办法
1. 简单实用的物理方式
鼻塞流鼻涕,我们可以给孩子喷一些生理海水盐鼻喷雾。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湿度控制在 40~60 左右。
比如咳嗽,孩子一岁以上,可以通过吃蜂蜜来缓解症状,一次 2~5 毫升就可以。
2. 谨慎使用这些药
为了缓解孩子咳嗽,有些妈妈会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
2017 年 1 月,中国药监局就明确指出:12 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任何含有可待因的药。
另外,有些药物,特别是一些中药,比如复方甘草片、强力枇杷露等,会含有罂粟壳、阿片粉、樟脑酊这三种成分,它们也是可待因或吗啡等的类似成分,只不过换了一个名字,也不适合给孩子吃。
如果你看到药物说明书里有这三种成分,就别再买给孩子吃了。
另外,复方感冒药、抗生素等也是我们不建议给孩子用的。
流感季节,医院排队挂号难,人满为患还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当你抱着发热的孩子来到急诊,看到这样的告示的时候,你是否依然觉得我们实在危言耸听?
熬过磨人的排队,拎着大袋的药回到家,还要怀疑,真的要给孩子吃那么多药吗?
的确,小孩子的各项功能还不够完善,药物副作用影响也更大。由于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导致耳朵失聪,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更多。
一些简单的症状,比如发烧、腹泻、咳嗽、普通感冒,只要准备一点“儿童灸”在家就足够照顾宝宝的日常健康。
有儿童灸之后,妈妈们都有什么改变呢?
一般症状在家就可轻松搞定。既省下了挂号排队的时间、高昂的检查费用,还避免了过度用药,不打针、不吃药、纯中药穴位贴、中医绿色医疗、给宝宝最好的保护,原来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