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灸的生效原理,你真的知道吗?

痛灸的主要成分是蕲春陈艾,可以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患部的营养状况,快速止痛,防止疼痛复发。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镇痛灸的生效原理:



-   艾之妙用  -


早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



《诗经·采葛》:彼采艾兮。


《名医别录》:味苦,微温,无毒。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本草纲目》: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除了入药,艾还是针灸术的主要原料。


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针"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


在现代,传统艾灸那种烟熏火燎的方式,逐渐被更为安全有效的自动发热体+热熔药膏的组合式灸贴所取代。

-   艾有不同  -


作为历史渊源的“医草”,艾草的产地、时间都有讲究。


艾草在中国各地都有出产,且依产地有不同的别名,其中湖北蕲州所产的为蕲艾,为艾中上品。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在蕲州当地有谚语传云:“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2010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蕲艾"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而正宗的蕲艾摘采下来后,还需要经过一道特殊的加工,才能成为镇痛灸的原料。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新采摘的艾叶,需晾干陈放数年后,变成药用价值高的“陈艾”,才能用于相应穴位做温和的灸治。

-   艾的功效  -


艾可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通过“灸”的温热缓缓渗入皮肤,入于经络,而能调经络、肌腠、脏腑之沉寒痼冷,温补阳气。



《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有些人在雨季、冬季容易出现肩颈或关节疼痛,这多半是受了风邪、湿邪的侵犯。


这个时候,用热乎乎的灸贴,或艾草包敷一敷,马上就能缓解酸痛。


注:本文仅为中草药知识科普,不作医疗指导。

镇痛灸

¥98.00 ~¥700.00

立即购买


上一篇:【儿童灸】宝宝生病的前兆!
下一篇:大肠经有两个要穴,秋冬季节最适合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