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最常见的五种病,教你如何调理!




天气渐冷,世间万物,包括人类自身的“阳气”也开始收敛,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和维持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尤其是老年人等体弱者身体耐受力弱、适应性差,很多疾病纷至沓来,体质较弱的人更应该有养生防病意识,加强自我保健。



急性腹泻

在我国,急性腹泻以夏、秋两季为高发期,一般潜伏时间为12-36小时。


进入秋季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尤其是老年人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肠道抗病能力弱。


而这个季节正是各种瓜果上市时,如果大量进食生冷蔬果,很有可能发生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小蜜蜂提醒


神阙主治腹痛、泄泻不止、肠鸣、脱肛等。


作为胎儿从母体吸收营养的途径,神阙(肚脐)向内连着人的真气真阳,又有冲、任、带脉通过,联系五脏六腑。


风寒泻(贪吃生冷、刺激性食物)和虚寒泻(肚子着凉),可通过刺激神阙穴调整全身。


痛风

深秋天气转冷,人体进食中枢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食欲增加,饭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则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容易发生痛风。


小蜜蜂提醒


该时节应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每天需饮水2000-3000毫升,使每日尿量不少于2000毫升。


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



心脑血管病

深秋时节,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较夏季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的障碍。


而秋季气候凉爽干燥,感冒受寒一般较为普遍,对健康人来说,这也许不意味着什么,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旦感冒,很容易引发原有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小蜜蜂提醒


预防秋季风寒感冒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至关重要。


如果出现畏风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等风寒感冒的症状,要及时治疗。


习惯性便秘

皮肤瘙痒是常见的秋季疾病,通常皮肤瘙痒以躯干为主,大腿内侧和小腿屈侧、关节周围也常见。


痒为阵发性,轻重和持续时间不一,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温度升高时易诱发或加重。


小蜜蜂提醒


沐浴不宜过勤,不用碱性大的肥皂。保持大便通畅,可排除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避免诱发瘙痒。


季节变换,天气寒冷,
秋冻时节已经过去,
在日常起居上一定要提高警惕,
适时添衣。
体质相对较弱的人群,
更要高度重视季节更替时的疾病预防。


上一篇:手诊....面相....眼相....嘴相
下一篇:气血不足的人,10个部位出卖你!警惕这些信号,再不保养就晚了!